2020年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过的比较奇特的一年吧,新冠肺炎突然大面积爆发传播,导致整个社会的组织运作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我自己作为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求职之路和科研毕设之类的工作也变得艰难起来。如今全球的疫情形势依旧十分复杂,病毒的源头也一直众说纷纭(好像最近指向了美国的一个病毒/细菌的研究机构?),虽然国内控制得比较出色,但具体局势还是很复杂,难以预料。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平时做好自己的事,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之余,对这些问题和来回的纷争不是很感兴趣,现在大概对人性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不相信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一些危险的好奇心。2020年里,我逐渐认识到平淡生活,或者说daily life的乐趣,这有点像年底皮克斯出的电影《心灵奇旅》表达的主题,人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寻找自己的乐趣,或者试图感受做的每一件事带来的乐趣,触摸每一个细节,那些自己以为喜欢的,自己以为是重要的,不可割舍的,到头来可能会发现也就那样,达成之后反而会被空虚,失落,甚至无所适从所裹挟(宇宙是冰冷的,规则是冷酷的,意义是人赋予的)。这样的想法似乎佛系了些,怪不得我身边总有朋友说我过的像个中老年人一样,不过好歹我还是有些冲劲和进取心的,不然怕不是有点违背自然规律?嗯,这些生活的道理和经验啥的都比较复杂,折来折去,兜兜转转,都好似回到原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方面,古人活了几千年,应该比我们看的通透些,以后要多读读相关的古籍。
秋招和科研
受到疫情和美国制裁的影响,今年大部分公司的业务都受到不小的影响,经济的下行也使得秋招的名额缩减了不少,加上21届毕业生人数较上年增多,秋招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尽管每个大厂都在招人,都表示求贤若渴,可是就是没看到几个人晒出offer的,不免让人产生怀疑。我自己本科基本没什么正经的科研经历,纵深不够,研究生又换来换去课题方向,始终未下定决心,浪费了不少时间,秋招时头也够铁,投的岗位基本都是算法岗,虽按照网上大佬的经验来刷题,梳理知识点,结果仍不出意外是屡屡受挫,失败的原因我后来总结是:项目不成熟,技术不吸引人,深度不够(最多的着眼点是落地问题,包括模型压缩,部署,实际评价指标效果等)+ C++基础差 + 学历不够 ,学位不匹配,实习和paper就我的经历看并不是那么重要(当然有会更好,尤其是research组)。
多次不如意和失败后,我也慢慢看开了,毕竟工作只是工作而已,“996”,“996+”这样的职业环境也不是那么吸引人。后来在9月底也收到了一些“二三级大厂”和一些小公司的算法offer,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和强度原因,自己也都拒掉了。关于具体去向的问题,目前的思绪还有些混乱,在这里也不方便多说。第一份职业很重要,所以难以抉择,个人兴趣,时代车轮,家人朋友的维系,贵人的相助等等缠在一起,乱成一锅粥,越搅越难看清。
秋招的结局不如意,但这份经历确实满蛮锻炼人的,也是起到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作用。我总结了几点经验,希望对一些观者有用。
- 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自己适合干什么,想干什么,进而选出岗位。比如不想要“996”,那就去国企,公务员,外企之类的,有一些算法项目,又喜欢这个领域,那就可以努力准备外企之类的,最好不要多方向投,否则很累,也很容易失败。
- 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提前看看别人的相关经验,选择有效的资源,好好准备。
- 刷题主要刷各个类型模块的解决思路和语言的熟练度(我是按照cyc大神整理的笔记刷的)。
- 认真组织简历中项目的语言,挑出最熟悉的,最有含金量的项目,根据“问题是什么-遇到的难点是什么-怎么分析,思考,解决的-效果怎么样”来分点列出。
- 早投简历,因为永远也准备不好。面试时语速放慢,尽量自信,不要太过谨慎和“软弱”,收敛自己害怕被面试官拒绝的神态。
- 珍惜第一份offer,这个节点前后的状态大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有了第一个,其他的都会陆续而来。
- 可以考虑做求职笔记, 尤其是面试的问题和自己发挥不好的地方,多积累反问环节的问题(我自己是利用trello这个网页端来进行总结清单)。
- 坚持,坚持,再坚持。
科研方面呢说来有些惭愧,基本就是20年最后两个月慌忙做了一下毕设,之前很多预想的计划和想法都没去实现,论文赶完之后倒是悠闲了不少,却只想给自己大放个长假,不完美的地方也不想再多瞅一眼了。
我的硕士毕设是关于低慢小无人机检测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无人机/风筝/飞鸟的目标检测,难点在于物体的多尺度变化,从极小到大物体(目标大小认定参照COCO的标准,即这两个像素大小阈值)和多变复杂的背景;二是基于bounding box的无人机弱监督语义分割。其实第一部分内容应该足够支撑起整个题目了(数据收集+RGB/红外图像分别检测),加第二部分内容是为了用上实习期间的成果,所以硬塞了“深化检测定位效果”这么一个章节。毕设的具体方案和内容中规中矩,尤其是检测部分没能及时用上比较新的模型,还是“祖师爷”Faster R-CNN,利用mmdetection增增补补,时间上的仓促导致很多设计欠缺考虑,尤其是没有做一些模型压缩和部署的工作,在此不多赘述了,如果对其中的细节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也欢迎和我交流,提出意见。
联络与展览
20年各种事堆在一起,没能好好出去玩,倒是在12月底1月初这样抽了时间和一些朋友聚聚,天气阴冷,旧地重游,城市的新鲜感也降低了不少。自己早早就规划着毕业后可以去北欧,南非这样的地方去玩玩,壮阔自然,人烟稀少,如今疫情迟迟无法消除,这份渴望却也变得愈发强烈。
COVID 19和无法脱身的任务暂时阻断了自己旅游的想法,只能转而把多余的精力放在展览,舞台剧上。不过有时候由于消息闭塞、买票不及时或者交通不方便等,有趣的,难得一遇的展览和活动都被错过了,像是今年上海的莫奈画展,蒙克画展等,以及20年上半年南京博物院的“仰之弥高”下半场,都没能去看一眼,实属遗憾。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以后要找艺术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作的想法,小地方纵然生活安逸悠闲,但着实会限制人的一些视野,对我而言,视野的狭窄是最恐惧的事情。
2020年上半年一直窝在家里,学校迟迟无法开学,出去的机会也很少,下半年秋招差不多结束后,看了两次现场表演和一次展览。第一场是上海歌舞团芭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洁静老师主演,当时正好“电波”全国巡演到南京,推送的那一刻刚好看到,就顺势抢了票,只可惜囊中羞涩,买的是后座,观感体验有所下降,尤其是第一次看这个故事,后座观众的情绪不太容易被演员的肢体和表情带起来。“电波”讲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地下情报员为保护组织而牺牲的故事,前面气氛有多欢快,后面就有多悲壮。当然我主要是奔着静姐来的,亲临现场看其中的《渔光曲》,旗袍舞,男女主诀别等有名的唯美片段,彷佛跨越了大半个世纪。后来念念不忘,我又找了视频资源,传到了百度云,提取码: fw8g,没有机会看现场版的可以“望梅止渴”或者收藏。另外央视综艺《大幕开启》也对该剧进行了访谈,“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第二场是江苏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从前年开始入坑古典乐之后,一直想找机会去现场听一下交响乐、钢琴独奏,四重奏这样类似形式的音乐会,所以毕设论文还没写完就拉着S同学买了票。演出那晚南京刚好下大雪,气温很低,倒是正好和音乐会的主题“回家”不谋而合。尴尬的是,演出曲目自己不是很熟悉,去之前也没有做功课提前听其他版本来熟悉一下,结果伴着室内温暖的座椅有点昏昏欲睡,实在是难以启齿≡(▔﹏▔)≡,鉴赏素养有待提高。
今年的展览只看了一场”百花呈瑞“,中小型的花鸟虫鱼国画特展,从宋代一直覆盖到近现代,可惜清朝之前的作品很少,那些时期的作品应该大部分遗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或者海外,亦或毁于火烧圆明园中。
音乐&公开课
今年的计划是逐渐细听古典,比如先选定作曲家,然乎根据作品难度去反复的听。我是先挑的Chopin(肖邦)作为第一入门作曲家,选其中最出名的夜曲Nocturnes作为开始,先听的是Arthur Rubinstein(鲁宾斯坦)弹奏的夜曲全集专辑。当然也有人建议先从自己喜欢的慢慢听起来,培养自己的习惯,然后深入了解作曲的背景和演奏者的技巧,或者按照古典乐的发展历程来听(圣歌-巴洛克-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
自己在听之前得解决两个问题:
怎么听?看了别人的建议,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听的时候就不要做其他事情,而是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认真地听,体会其中的旋律,情感和画面,故事以及记忆。当然如果懂些乐理知识会更好,不懂的话也没关系,当你真正通过古典乐打开自己的“沉睡认知”,感受到其中的美后,一切都会驱使你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用什么听?听的设备越好,感受肯定也会更好,就我而言,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找个适合的耳机去听(我也正在找适合的耳机,之前一直没做过研究,所以还在摸索学习中)。另外一点就是不同的演奏专辑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每个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都不同,这个我暂时也给不出好的选择意见,毕竟我自己听得也不算太多,所以只好一边听一边给出建议。不过大家给的意见都是把买耳机的钱留给听现场演奏的门票。
后来坚持了几天,就疲于准备秋招的一大堆事,心不在焉,基本都在跟着apple music的精选集瞎听,白天干活,晚上回来一边洗漱,一边打开手机放外音,基本上没什么进步,除了旋律可能熟了一点。年底的新年音乐会更是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_<,似乎只是自以为听进去了。
古典乐之外,偶尔也会听听爵士乐,爵士乐就像我的朋友,每次听都像久别重逢一样,无话不谈,很容易就全身心沉浸在旋律和表达的情绪里。我自己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爵士乐的,好像是因为村上春树的一系列小说?因为村上自己喜欢在他的作品里夹带私货,有时候在“村上radio"里也会推荐几首。不过爵士乐说来话长,厉害的乐手也不少,今年逛B站的时候刷到的一位演奏家Keith Jarrett就是一位非常非常NB的爵士演奏家,即兴演奏技巧高超,入坑作是那首《over the rainbow》。Keith小时候是先学的古典乐,后来再学的爵士,所以演奏风格有点,独树一帜吧,目前我听得都是他的一些慢奏乐曲,具有浓浓的情绪氛围。
公开课方面,今年本专业的东西看得稍多点,唯一看的艺术通识类只有一门耶鲁大学的《聆听音乐》,但是我不懂乐理,所以听起来也有点费劲,不少理论部分我权当ppt看过去了,后面准备学一下乐理知识后再来二刷。主讲人Craig Wright老爷子幽默绅士,涉略广泛,干练精准,门里门外来听都能得到享受。
旷视x北大《深度学习实践》,虽然是2017年的课程,但是旷视的名号太响,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拿来看了。比预想中要稍微差些,觉得讲得不够深入,很多问题没有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也没有讲,所以窃以为改为《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概况》更好些,毕竟也是给本科生的通识课好像?另外一点,个人觉得有过一些研究基础的人看这个课可能效果好些,因为涉及的范围广,梳理得也很全面到位,针对具体领域的那一节课去认真观摩可以得到不少启发,所以相比刚开始的小白可能收获更多。如果本课配套的阅读清单和一些材料也放出来就更好了。
耶鲁大学2012公开课-聆听音乐。从19年一直找时间零散看的课程,一直到20年疫情休假时期才一鼓作气看完。《聆听音乐》是非常好的古典音乐入门与鉴赏课程,授课老师也非常可爱友善。我从里面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不曾了解的古典乐曲,也通过这个课程很好地梳理了一下古典乐的历史(格里高利咏叹调,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和一些基础乐理。不过我本身没有音乐理论知识,不识谱,不懂key,所以到课程结束也无法很好区分major(大调)和minor(小调),有时候教授讲到乐理中的专有名词时,比如复合和弦,不和谐音,和谐音,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来理解,所以后面等到自己真正进入古典乐的世界,会督促自己学学乐理,以便更好地欣赏。这门课还有配套的同名教科书,中文版也翻译的很好
CS231N。这个是Stanford的明星课程,内容关于深度学习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课程资料每年都会做些调整,然而课程视频目前只公开到2017年。由于秋招想找算法的工作,所以借着这个课程想把一些思路和结构完整梳理一遍,本来打算一个月内完成课程的所有任务,结果到处查找资料啥的搞了将近2个月,课程质量还是蛮不错的,有些课程讲的不是特别清楚。相关的笔记,资源和作业可以见我前面的post。
侯捷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侯捷c++STL体系结构与内核分析。台湾的侯捷老师讲授的两个C++网课,属于一个系列,里面还有C++11标准库,内存管理等。侯老师对C++的了解比较深入,很多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有四两拨千斤之感。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C++课程(比如黑马的),English with Lucy等等,有的是挑着看,有的是看了一半没看完。
书&影视
今年的书看得不多,秋招期间倒是买了不少编程,deep learning相关的教材和专著,不过只是翻翻而已,大部分冗长且枯燥乏味,难以持续看下去。今年的两部长篇小说还是在春节期间读完的,不得不说略萨的作品确实具有一种魔力,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时空错乱感,不知不觉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强制人跟着节奏思考。20年的尾声开始看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当时是抽空看了收藏夹里吃灰许久的戏剧《恋爱的犀牛-段奕宏版》,那会儿正好心里有些奇怪的想法,于是想开始思考爱情的前因后果和种种奇特反应,在翻来覆去的夜晚,内心交织着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克制之间的碰撞,脑海时时浮现想象的场景,令人困恼。好在时间冲淡了一切。
百面机器学习是当时准备算法岗面试时看的一本书,其实用“查找手册”来称呼更准确一些,内容是以一个个小问题展开的,所以不太适合新手查看。总的来说,内容比较简练,也会包含一些发散的东西,挺适合放在工作桌上随时查漏补缺。
绿房子是我读的秘鲁作家略萨的第二部小说,自从看了他的《城市与狗》之后,就迷上了这种结构主义的写实小说,而且没有单一主角,通过一群主人公和周围人之间的联系反映一些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异化等等。《绿房子》的叙事结构相比前者更加复杂,因果关系之间的顺序完全打乱了,在这里,时间和空间都是一团相互交织的蒸汽,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方向,所以一开始阅读的时候要自己猜测一些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其实往后面读进去以后,故事体验会很好,就等于是你完全被略萨的文字牵着走,没有全局的观念,你所看到的就是你现在所知道的,因此非常像一部前卫的叙事电影,而且不带给你任何附加的信息。有些读者说略萨的作品难以改编搬上银幕,我反而觉得应该很好改编,略萨本人已经给编剧做好时空结构了。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乔纳森·诺兰的《西部世界》,前两季的叙事结构颇像略萨的小说,当时观看这部美剧的时候,就时常感叹小诺兰的编剧技巧,没想到读了略萨的小说之后,发现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另外,略萨对场景的描写我也甚是喜欢,文字简洁,比喻也是别出心裁,读的时候感觉不到文字的温度,但是多读几遍,会发现有种独有的浪漫和幽默,以及忧郁。
鲍妮法西娅站起来,那两只受了委屈的小兽小心翼翼地看着光滑的地板,几乎脚不离地地一个接着一个慢慢地给他们斟满酒。鲍妮法西娅把酒瓶放上壁架,就坐下了,两只小兽也静了下来。她那两只不听话的脚突然悄悄地互相一登,当即把鞋子登了下来。两只小兽透过鲍妮法西娅的手指缝偷偷地窥视着,让人几乎看不见;她是在流泪?两只小兽又出现了,在乱发后一张一闪,已经没有泪水了。这时两只小兽吃了一惊,胆怯地望着褪了色的墙壁,房梁,窗子上嗡嗡叫着的苍蝇,落在光柱中的金黄色的尘埃,以及地板上的木纹。鲍妮法西娅合起抱住膝盖的双手,抬起脸,在那两只吃惊的小兽下面,她的嘴角露出一丝勇敢的微笑。
有关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不想在这里做什么赘述,大意就是通过青楼“绿房子”联系起了两个地方的人和事,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可以通过书中的碎片拼凑出来,毕竟拼出完整的故事也是阅读略萨作品的一大乐趣和挑战之一。
酒吧长谈。这部小说是接着绿房子之后看的,该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略萨的巅峰代表作。我个人觉得相比于前一部《绿房子》,这部长篇的整体叙事要稍微好理解些,不过也有可能是经历了前面的训练,这次已经习以为常了吧 x_x,毕竟大部分作家都是在重复处女作。书中通过两个现状落魄的主人公来串起秘鲁的一段独裁历史以及大背景下的众多人物的浮沉与惨痛的命运,从多个角度和时空展现当时的境况,篇幅很长,据说作者在写之前也调查翻阅了很多资料,然后确立了整体的框架。小说整个读下来还是挺有趣的,但是由于自己没有那种经历,又或者是年龄还不到,涉世未深,感触没有《城市与狗》带来的大。
本书的译者在最后给了一个总结性的报告,不像我以往看到的那种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式的多种专业术语堆砌,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而且给出了一种更私有性的总结式陈述,既给了小说内容的概括,也给了略萨和拉美文学作品的特性分析,理解难度不大,但具有不少启发性。
其实,略萨的作品让我着迷的原因除了故事发生在我陌生的一无所知的秘鲁和精巧的结构现实主义写作技巧外,更多的是小说中那种“若隐若现”的毒句,其中尤以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见长,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很容易因为他冷淡、旁白式的描写而忽略这些让人饶有兴致的语句,所以没事多回来翻翻还是很有必要的。
《恋爱的犀牛》&《琥珀》&《柔软》是孟京辉的夫人廖一梅写的三部剧本,台词大胆,有趣,直逼人心,讨论的是人的情感和一些哲学问题。我私以为有很多文学作品是不太好,或者说无法给出评价的,只能去一遍遍地感受,催化自己和其他多维世界的化学反应,塑造自己的认知,而悲观主义三部曲就属于其中。
虽说20年蛮忙的,自己电影美剧却也看了不少(╬▔︵▔),很难想象没有影视这种媒介,自己该如何放松,窥探和思考。我自己没有特别讨厌的题材(纯恐怖片除外…),要么是好故事,要么是会讲故事,不管是科幻,日常,惊悚,暴力还是喜剧,爱情,历史,玛丽苏等,统统都可能会加入片单。大部分时候精力有限,看个剧只是为了放松一下,所以像伯格曼,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这样早就列入心愿单的大师作品一直不敢随意拿出来看。
20年出的作品不少,我挑了一些感觉还不赖,制作用心的一些剧作出来(非20年的就不单独列了,否则年终总结就完全变成了好物分享列表了,哈哈@_@)。
- 女人的碎片 凡妮莎·柯比终于演自己的电影了!之前看《时空恋旅人》就注意到她了,狂热的方法派演员,近几年频繁出现, 从美剧《王冠》,到阿汤哥的《谍中谍》,还主演了NT LIVE舞台剧《Juile》。凡妮莎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令人信服的演技,尤其是开头前半个小时在家分娩的戏份,全程没有多余的场景,长镜头引人入胜,凡妮莎今年可能要借这部电影拿一个奥斯卡了。
- 爱与怪物 披着怪物外衣的小清新电影,有关成长。男主的绘画本很想来一套。
- 爱玛 安雅主演,改编自简奥斯汀同名小说(焦点影业出品),没看过原著,像是加长版的Vogue时尚大片。
- 绅士们 盖里奇自编自导的黑色幽默电影,很骚,非常骚,对两杆大烟枪无感,但很喜欢这部。
- 灯塔 罗伯特·帕丁森和威廉·达福组合,惊悚奇幻黑白电影,很棒的质感,导演艾格斯前作《女巫》也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 布鲁克林秘案 疯子专业户爱德华·诺顿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听说制作过程也比较曲折),所以不假思索的找来看了。故事有点雷蒙德·钱德勒的感觉,塞了很多细节,最爱酒吧跳舞那段。
- 八佰 近年来值得一看的战争片,瑕不掩瑜。
- 1917 谁不爱长镜头?
美剧上开年补完了Netflix的《毒枭》,正好后来《9号秘事》也接着出来了(主创的《疯城记》也很推荐观看,今年的《9号秘事》第五季E02也跟其进行了联动)。《西部世界》和《环形物语》解了上半年的剧荒。6-11月找工作,写论文,基本没有心思看什么电视剧了,毕竟让我每天一集一集看是不可能的>_<,但还是没忍住看了一部少女漫改日剧《将恋爱进行到底》。11-12月那会毕设搞得差不多了,一口气看完了星战正传9部曲,2部外传,和衍生剧《曼达洛人》,现在自己已经成了星战的死忠粉了,尤其对各种星系衍生剧充满热情,在帝国和反抗军的宫斗之外还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挖掘。《异星灾变》是雷德利·斯科特监督的美剧,给我的感觉是《索拉里斯星》+《异形》的结合,故事还满新颖的,即使是雷公一贯有关宗教/科学/人的来去问题探讨,后半段有点故弄玄虚,剧情有点浮肿,希望下一季能紧凑起来。《行骗天下JP:公主篇》单纯是为了长泽少女追的。
年初的时候打算着把B站收藏夹里的话剧/戏剧看完的,结果只看了一部暗恋桃花源,空闲的时候就是无法静下心来,总是焦躁地,轻易点击快餐文化视频,青睐那些不费脑子,满足人原始欲望的内容。工作很累,生活艰难,失意亦是人生主旋律,但是自律和自省可以避免让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让艺术成为自己的呼吸,不仅享受生活,也创造诗意的世界。
摄影
去年的年终总结里有说到要以project/topic的形式开展一些摄影活动,然而我自己暂时没法突破随时随地按下快门这道坎,也一直没敢拍人,害羞上前与陌生人搭话,无论是偷拍还是和人交流之后同意进行拍摄,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往往让照片的内容丧失本来自然的味道。这一年呢,还是拍景居多,而且似乎有点过分依赖后期了。有时候想起来会看看尾麦老师的视频,会找找一些画册资源,读读介绍马格南摄影师的推送,慢慢开始感受摄影这件事,这样也挺好,人的瓶颈大多来自自身资质的不足,好好提升自己的美学/艺术素养,下一次拍摄的触手就会伸得更远。
20年的相机基本都是对准了天空、湖泊和树木,看起来也与“人间喜乐”这个标题暗暗契合,姑且就把这些照片的主题定为“寻”吧。
结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0年真是白驹过隙,去年疫情刚爆发的情形恍如隔日。本命年整个国家都不太平,自己也在艰辛地成长着。这一年我也慢慢说服了自己,调和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尽管做,少说话,多尝试,以寻找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20年后小半段时间里,可能是闲了下来,脑子里时不时被两个问题困扰着。一个是“年纪大了”,感情问题变得有些突出,比如会问:“自己如何消除寂寞,恋爱是唯一的途径吗?”,“两个人一起走是不是真的比一个人走得好?”,“喜欢/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心跳加速,闭上眼就是她的样子,以及好想在一起?”,“爱,如果没有记忆的维持和相互的欣赏包容,是不是就会丧失新鲜感,会过期?”,“人真的有另一半标准那一说吗?”等等诸如此类,我常分不清感性和理性的界限,在恋爱问题上尤其如此,所以一直在逃避,不肯轻易得接受或付出感情,理性告诉我,人不完美,到头来都会让自己失望;感性却又告诉我,残缺也是一种美,而恰好是那些缺点塑造了人的形象,让人铭记,于是我就在两边摇摆,不愿选择。另一个问题是看《进击的巨人》新番时想出的,关于世界观,破碎,痛苦,无力感,关于这个世界和社会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命运中深深的宿命感,这个问题比较沉重和庞大,我也只能在其中徒生唏嘘。
尽管20年有很多波涛险阻,但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可以说算顺利度过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人成长的过程也是在慢慢接受不完美,不如意的过程。最后,终于到了21年目标展望的环节了,去年写的要求似乎多多少少都完成了?哈哈,可能有些是一个缓慢前进的状态。anyway,希望今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少一些社交软件上的依赖和自恋,充实自己,摆脱掉那种addiction;
好好珍惜第一份工作,多多学习,尽快适应新环境;
多读书,读好书(kindle的书该清一清啦);
现场看一部话剧;
学会用procreate画画;
可以开始学piano了?
·······
嗯。。暂写这么多吧,有那么多好玩的,还是得先努力赚钱才行╮(╯▽╰)╭.